查看原文
其他

“引譬连类”与中国的人文传统

2017-03-13 王德威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郑毓瑜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1

 ISBN:9787108057662

定价:45.00

 
关于本书

本书将“引譬连类”由《诗经》发端的诗学传统上升到譬喻理论的高度,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法,更是中国传统认知世界、通过“越界”和“跨类”的方式在类分事物的基础上连结“物/我”、“情/景”、“身/心”、“言/意”的一套生活知识、理解框架和价值体系,由此形成迥异于西方以逻辑推演为主要认知方式的中国“关联式”、整体性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作者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涉经典的文学研究、思想史、人文地理学,并借鉴人类学、艺术史和新文化史对“物质”的研究,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尔雅》《汉书·艺文志》和最早的类书《皇览》,乃至晚清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纵深地考察了“引譬连类”这个譬喻理论是如何形成了一种感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中国几千年的诗文传统,从而将天文、人文、圣人、经典、信仰、辞章拉连在一起,成就了中华民族光华圆满的“文明”论述。

关于作者

郑毓瑜,台湾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在学术领域,擅长结合中西人文思潮,为古典文学研究开拓具有前瞻性与跨领域的视野,其中关于“空间”、“身体”与“抒情传统”的论述尤为海内外注目。研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学术奖、“国科会”杰出研究奖、胡适纪念讲座荣衔、台大杰出专书奖。著有《六朝文气论探究》《六朝情境美学》《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文本风景:自我与空间的相互定义》《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等。

        相     关     推     荐      

 

本书具有难得的理论创见,它试图探索中国本土批评话语的内在逻辑和图式,而不是像很多其他学者那样,把传统话语纳入一个陈旧的文学概论或当下通行的概念范畴框架中来理解,对大陆学者应该会有很大的启示性。


如何处理本土的思想文化的批评话语一直是学界的一大难题,社会科学主张放弃本土话语,而人文学者致力于重构本土话语者又大多劳而无功,要么将它纳入一些现代或当下的先入为主的概念系统来理解,结果不免是肢解了原先的话语系统,变成了选择性的古为今用,要么就是陷入本土话语的自我循环论证的怪圈,变成了圈内人的自说自话,一旦拿给外人说,就无法言之成理(诸如雅俗之辩、写意说、神韵说之类)。毓瑜的这本书,在方法论上,有一些自觉的尝试。处理的是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但做得非常耐心细致,并不张扬,读者若能潜心细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 商伟(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本书以上古以来极为重要的“引譬连类”这个概念为核心,透过《诗经》、《楚辞》、汉赋乃至于晚清仍创作不断的旧体诗,体现一个“文─类─物─词”相互联系的譬喻框架,而在现代语境下,重新活化与诠释这个在天人、身心与言物之间不断越界与引生的人文传统。


郑毓瑜教授的《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探讨传统抒情诗学“引譬连类”的特征和在文学、文化史中深远的影响,借着“引譬连类”的研究,再次提醒中国“文”学浑厚绵延的体系:记号─样式─文饰─文化─学问─著作─文学。她尤其强调“情”与“物”两者之间的交错关系,从体气到感通,从兴发到格物,千丝万缕,相互融成。


──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


什么叫引譬连类呢,这引譬连类其实就是渊源自中国我们以前讲赋比兴的比兴,那么这里面引譬我们把它引用于譬如,就好像借此喻比,借的这个说那个这叫引譬对不对,然后连类就是把一些不同类别的东西或者相近类别的东西把它连锁起来,让它发生关系,此之谓引譬连类。


我们说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个文又在天上但是又在人间,还下诸笔下,那么就成为了一以贯之的一套东西,这个文是一种模式是一种图像,也可以说成是我们这里所要理解的一种譬喻。它把一切东西贯穿起来,而写文章写诗的人就正是以这样一个又一个譬喻去把人间万事跟天地万物串连起来,难怪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文学尤其是诗词其实是整个从天地到人间一以贯之的这个模式的最终最完美的一个表现。


──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目    录

序 诗与物

《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王德威  


前 言  

导 论 “文”与“明”    从“天文”与“人文”的类比谈起  

第一章 “体气”与“抒情”说  

第二章 讽诵与嗜欲体验的传译  

第三章 重复短语与风土譬喻  

第四章 替代与类推  

第五章 类与物  

第六章 旧诗语与新世界  


参考书目 

诗  与  物

《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

王德威

“抒情传统”是台湾汉学界对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重要贡献。1958年,任教美国的陈世骧教授在台湾大学讲授诗歌,重新介绍抒情观念,以后十余年更继之以重要论文多篇。到了1971年,陈教授总论研究所成,指出中国早期文学“诗意创造冲动的流露,其敏感的意味,从本源、性格和涵蕴上看来都是抒情的”。中国文学精髓无他,就是“抒情传统”。〔1〕


陈世骧教授的观点日后有同在美国的高友工教授回应。两人方法虽有不同,但对抒情信念都是一往情深。20世纪70年代末高教授来台讲学,启发一辈青年学者;1985年更提出“抒情美典”观念,视野扩及文学以外,包括音乐、书法、文人绘画等。抒情与中国人文艺术精神的互动,因此更见丰富魅力。


由陈、高两位教授所引领的“抒情传统”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台湾开花结果。柯庆明、吕正惠、颜昆阳等教授梳理抒情源流,蔡英俊、张淑香、廖栋梁、龚鹏程等教授思考,甚至辩难抒情理念,仅是其中佼佼者。香港的陈国球教授、新加坡的萧驰教授也相与呼应,形成庞大脉络,影响至今更及于现代文学研究。


郑毓瑜教授的治学成就必须置于这样的抒情传统脉络里,才能显出意义。她早期的六朝“文气论”、“情境美学”探究,到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等作,已经展现端正大方的研究气度。而在《文本风景》(2005)里,郑教授的眼界陡然开放,屡屡给予读者惊喜。这本论文集以自我与空间的相互定义切入抒情传统研究,无论是对中古城市作为一种兴亡的景观现场,地方风土与诗情史识的互动,身体与自然所滋生的情感、知识体系,都有与众不同的看法。郑教授认为抒情之为“物”,不必局限在一般感时伤事的窠臼里,而是蕴含绵密的感官、地理、思想的编码体系,由此展演的诗歌形式,曲折幽深,才能真正体现“抒情传统”的博大。


郑教授的新作《引譬连类:文学研究的关键词》即是据此加以延伸的系统化研究。这本专著探讨传统抒情诗学“引譬连类”的特征和在文学、文化史中深远的影响。顾名思义,“引譬连类”指向古典诗歌中所表达的关联式思考的倾向和实践。“引譬”借此喻彼,“连类”连锁引类,都是启动诗歌想象的修辞方式。郑教授指出“引譬连类”的渊源来自中国诗学的“比兴”正宗:西汉孔安国即将“兴”释为“引譬连类”。邢昺疏曰:


诗可以令人能引譬连类,以为比兴也。


而最为我们所熟悉的解释出自《文心雕龙》: 


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刘勰认为诗与物相互感动,不仅带来心身体气的交流汇聚,更与万象形成宛转应和的关联。而诗人出入感物连类的体系,发情采为辞章,自然占有关键位置。


识者或认为这样的观点不外传统诗学由物色而情动、由情动而辞发的演绎。但这正是郑教授思辨的起点。在她看来,情与诗与物的关系在中国的语境里如此繁复绵密,我们的讨论因此毋须局限于感物/感悟的诠释模式。“情”在语源学的流变里不仅指的是七情六欲的情,也是情实和情理的情,更是“道出于情”(《郭店楚简》)的情。如此,抒情传统的格局豁然开朗。


本书的关键词“引譬连类”一般多以修辞法则视之,郑教授则别有所见。她强调修辞作为物象的一部分,由引譬连类所接引、衍生、创造、应用的过程也可以及于其他生命层面,包括感官体气的调和、地文气候的判别、政治外交的辞令、医疗诊治的方法、国族意识的表彰、哲学思考的模式等。究其因,“引譬连类”形成知识体系,也同时由这样的知识体系所带动。由感知到经验,由常识到玄思,郑教授认为“引譬连类”不妨可以作为中国传统认识论的一种起源。


这是视野相当庞大的界说,所引发的丰富问题有待我们持续思考。就此书所及,郑教授以六章专论作为六种探讨的门径。第一章讨论“体气”与“抒情”,承袭《文本风景》已经提出的身体与诗学讨论,指出抒情的修辞功能会意形声,与身体郁闷或舒缓、充盈或匮乏形成微妙的震荡。所谓“发愤而抒情”(《九章·惜诵》),此之谓也。据此,郑教授其他各章更讨论讽诵的愉悦、劝诫乃至医疗功能;《诗经》以降的“重复短语”所投射的风土地理经验与延伸譬喻;“替代”与“类推”所置换排比、堆叠辐辏而成的历史、伦理关系网络;“类”与“物”构造的知识论。本书的第六章则以黄遵宪诗歌为例,讨论晚清知识分子如何援用、变化“旧诗语”以为理解甚至掌握“新世界”的方法。如此,从抒情传统的两端——远古与近代,本书勾勒千百年来“引譬连类”如何在身体、文化、知识等层次,不断重塑也延伸我们感时观物的现象。


由于所学有限,我其实不足以评点郑教授的新著。但既然“抒情传统”出自现代对古典的发现甚至发明,我们或许得以从比较文学角度,再思“引譬连类”的诗学意义。最明显的例子是俄国形式主义大家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对诗歌语义学的研究。雅氏认为语言表意过程中,选择轴(selection)和组合轴(combination)或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的对立,组合为人类语言两种基本运作方式。诗歌是对这样的对立轴线精密的创造,不仅在隐喻的选择轴显示对等原则,而且在转喻的组合轴上如语音、节奏、句法等也要显示对等原则,从而在隐喻和转喻双轴上形成相似、对称、平行等关系。雅氏因有名言:“诗学功能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上投射到组合轴上,对等被提升为句段的构成方法。”〔2〕


雅各布森的影响深远;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 )的结构人类学、巴特(Roland Barthes)的批判符号学都有脉络可循,70年代高友工、梅祖麟教授对唐诗的意象研究也曾点明师承。乍看之下,雅各布森的隐喻/选择与转喻/组合轴系统与“引譬连类”有相似之处,都着重符号类比下的意义衍伸。但雅各布森一脉学说坚持科学式抽象结构,以之作为放诸四海的规则,而郑教授借“引譬连类”则强调在不同的历史语境里,语言修辞的套数如何与生存体验相与为用,回旋辐辏,“联类不穷”。雅各布森最知名的语言基型(parole)和言说表现(langue)的二分法因此不存在抒情语境里,因为他设想的结构万变不离其宗,而中国诗学里的“兴”所启动的绵延脉络首先就不能存在。


另一方面,“引譬连类”也让我们联想到福柯(Michel Foucault)的名著《词与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中部分说法。此书考察16世纪以来西方人文学的兴起与沉落,而以文艺复兴过渡到新古典时代,以及19世纪工业革命初期过渡到现代的两次断裂为焦点。福柯认为每一个时代有独特的认识世界、为事物命名的模式,因此组成的“事物的秩序”也就是知识的特殊形构——福柯称之为“知识型”(episteme)。现代知识型的关注点是“人”作为研究对象的方法。福柯表明,随着各种研究“人”的学问——从精神分析到人种学,从语言学到经济学——的消长,我们曾经见证“人”的生成,也必须见证“人”的必定消失。


福柯一方面与维柯(Giambattista Vico)的新科学呼应,强调人发明世界、赋予意义的能动性,另一方面又延续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质疑人的存在意义。他的研究方法夹处在结构和解构主义的转折点上,历来引起相当争议。郑教授的研究其实注意到“引譬连类”与福柯所描述的16世纪末之前西方以“相似性”(la ressemblance)为准的“知识型”(包括“适合”、“仿效”、“类推”、“交感”等元素),但她也同时指出,在抒情传统里,人与知识的定义与分野不必永远定型在“知识型”里,而人的出现与消失也未必因为知识型的转变而有了宿命般的结果。


福柯将他的研究名为《词与物》,着眼西方现代视野下的人借语言命名、认识事物的一幕幕悲喜剧。郑教授研究中国抒情传统里词与物的关系,却得出不同结论。这一结论,不妨名之为“诗与物”。以此,她指出诗在中国人文传统的中心位置,贯穿主体的内与外,同时展现在宇宙生命不同面向的对话中。这是与福柯完全不同的世界观。用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的话来说,如果西方的诗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封闭系统,是隐喻性的虚构,那么中国诗歌的生成从不被当作虚构,而被视为“诗心”与历史和世界遭遇、经验、互动、契合的结果。〔3〕


最重要的,郑教授借着“引譬连类”的研究,再次提醒中国“文”学浑厚绵延的体系:记号—样式—文饰—文化—学问—著作—文学。她尤其强调“情”与“物”两者之间的交错关系,从体气到感通,从兴发到格物,千丝万缕,相互融成。知识既是情的结晶,也是物的类应。人既是启动知识的有情个体,也是完成物象的部分。而这些关系的交集无他,就是诗。而借由诗,人文的各个层次相互照应、会通有无所焕发出来的总合现象,就是文明,“文”、“明”。


回到“抒情传统”的论述。半个世纪以前陈世骧教授构思“抒情传统”时,固然是向一个以诗歌为大宗的文明致敬,同时也应该是面对中国的现代经验如此隐晦不明,有感而发。“抒情传统”存在与否是一回事,但一旦命名,就成为一个学术方向的起点。这是一个“抒情的”文学史观,本身就是一项兴发。而在新世纪召唤“抒情传统”,郑毓瑜教授以“引譬连类”再次为这一传统做出新的命名。她的工作不但深化了传统,也再次发明了传统。《引譬连类》是一本具有相当思辨深度的专著,郑教授索序于我,让我愧不敢当。有感于她对中国诗学研究的专志与慧心,谨此聊志数语,表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敬意。



〔1〕 《中国的抒情传统》英文稿首次发表于Tamkang Review 2.2/3.1 (Oct 1971/Apr 1972):17-24。此文中译(杨铭涂译)和其他有关抒情传统文章均收入《陈世骧文存》(台北:新潮出版社,1972),页32,35。

〔2〕 Roman Jakobson. “Closing Statement: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in Thomas A. Sebeok ed., Style in Language(Cambridge, Mass.: M. I. T Press, 1960), p. 358. 

〔3〕 Stephen Owen, “Omen of the World:Meaning in the Chinese Lyric”,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 ch. 1.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购买


—END—


欢迎关注三联学术通讯

微信公众号:sdx_bulletin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和友人交流,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

▼想读《引譬连类》,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